驚恐症
驚恐症患者在一般情況下一切正常,但在病發時卻可在短時(如幾分鐘內)感到恐慌及焦慮,甚至有強烈的死亡威脅戚。
由於症狀會持續出現,所以會對患者造成困擾及影響其日常生活,如誠惶誠恐、出現逃避的行為。
身體方面
1. 心跳加速
2. 冒汗
3. 發抖
4. 呼吸困難
5. 感覺窒息透不過氣發
6. 胸口不適
7. 腹部不適或反胃
8. 感覺昏眩
9. 咸覺肺痺或針刺
10. 發冷或發熱
感覺方面
1. 感覺脫離現實
2. 擔心神經錯亂或失去控制
3. 擔心死去
4. 長期擔心自己會出現驚恐發作
行為方面
1. 有些患者會極力迴避某些會產生恐慌感覺的地方
2. 或因恐怕驚恐發作時沒有人照顧而避免獨自一人外出
驚恐症和特定性恐懼症患者所害怕的對象是有所不同。
驚恐症患者所害怕的是自己身體的不通反應(驚恐發作的徵狀),並認定這些生理現象代表患有可以致命的大病「甚至死亡」,因此令自己出現極大的恐慌。
而特定性恐懼症患者害帕的昰身體以外的特定對象,如蜘蛛丶老鼠等
資料來源︰「精」明「神」探青少年精神健康教育資源套,2010
***「知情學派」由新生精神康復會主辦,並由李嘉誠基金會贊助、新生學院支持
最新文章
自我管理
預防認知障礙:多參與義工活動、多運動、多社交
為提升公眾對認知障礙症的關注,國際認知障礙症協會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把每年9月訂為世界認知障礙症月 (World Alzheimer's Month),9月21日為世界認知障礙症日 (World Alzheimer's Day)。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s disease),或多被稱為「老人痴呆症」或「腦退化症」,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種類。 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是世界上最大的研究人員聚會,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專注於阿茲海默症和其他認知障礙症。 2023年度的會議上其中一項報告,對老年人的新研究發現,參與義工活動的老年人記憶力和執行功能更好。
復元
【復元故事系列】亂旅尋序(耀強)
早前轉服新的精神科藥物導致復發,生命引起大動亂,思想情緒行為都大受幻覺幻聽幻想操控,當中得到親友的關顧,讓我重新選擇入院接受轉藥,然後尋回秩序重獲新生命,跟著我再找回我的安心日常。
自我管理
投資友誼:豐富你的生活、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月30日是國際友誼日,在1997年由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友誼是有益世人的良善影響力,有助維繫世界安定。 世界和平安定,自然推動每個人的身心靈健康成長。投資友誼令你的生活豐富、同時改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