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健康飲食、鍛煉等方式主動改善身體健康狀況,從而降低出現身體疾病的風險。
然而,同樣的方法是否適用於精神健康與幸福感?
如果我們積極提升幸福感,讓自己維持在模式的右上方區域,是否會降低患上精神病的風險?
是否能夠於發病時更好地應對精神健康困擾?
想一想︰
1. 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況位於模式的哪個區域?
2. 自己是否有情緒振奮和低落的時候?
3. 什麼有助於振奮情緒?
4. 什麼導致情緒低落?
5. 上一次想要主動改善身體健康狀況(如健康飲食、早睡、戒煙、運動等)是什麼時候?
6. 上一次想要主動改善精神健康與幸福感(如靜觀內心、與人交流、稍作放鬆)是什麼時候?
7. 是否有計劃地投入更多精力和時間,改善身體健康或精神健康與幸福感?
最新文章
復元
什麼因素有助於復元?
復元過程與社會包容之間有密切聯繫。 復元服務的一個關鍵作用便是支援人們重新融入其居住的社區,與其他 人一起參與主流活動,共享機會。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獲得社交、教育、培訓、義工和工作機會有助於個人的復元過程。
復元
【復元故事系列】人生的下半場(偉華@康和互助社聯會)
因家庭關係,自小性格懦弱怕事,無自信。長大後因工作壓力,導致舊病復發,被送入醫院接受治療而失去工作。婚姻的失敗亦令自怨自艾,自暴自棄。 最後全靠家人和前妻的諒解,扶持及不離不棄,使我重新振作。 這些經歷令我體會到,人生就像一場球賽,我承認上半場我輸了,但下半場,賽果如何?要看我如何部署及不放棄自己,我相信,最終會扭轉形勢,取得最後勝利!
復元
【復元101】精神健康雙軸運作的模式
學者認為心理疾病與心理安康(mental well-being)可能共同存在而呈現雙軸運作的模式 雙軸運作的模式顯示,只要接受支援,並使用正確的方法幫助自己及管理精神疾病,即使被診斷患有嚴重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仍可保持最佳的精神健康狀態,即模式左上方區域。 有些人可能並無確診精神病,但身心健康狀況惡化,屬於模式右下方的區域。